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 编辑:姚晟琦
工业运行平稳向好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经营主体提质增量
沈抚示范区:改革创新 勇当尖兵
①辽宁拓邦鸿基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机加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
②沈阳鹏悦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车间内组装主机。
③辽宁省肿瘤医院沈抚分院冬季建设施工现场。
④抚顺独凤轩骨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初调平台。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查金辉摄
本报记者 董翰博
核心提示
从沈阳东三环到抚顺沈通线,16公里,这是沈抚大道东西方向的距离,也是近年来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居民眼里周边环境变化最大的交通干线。
看着眼前车水马龙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家住沈抚示范区汪家街道的曲振宽老人对当地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感慨不已:“以前,这里是沈阳、抚顺边缘的‘荒芜之地’,人烟稀少、略显荒凉;如今,这里已成为一片人气聚集的投资热土,交通便利、厂房林立。”
感慨来自对比,变化源于实干。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紧扣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锚定“三区一引擎”目标定位,把改革创新作为灵魂和生命,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规模以上工业运行平稳向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经营主体提质增量,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当下,沈抚示范区正以改革创新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巨轮劈波斩浪、勇毅前行,一幅波澜壮阔的振兴画卷在辽沈大地跃然而出。
立柱架梁 树立实干导向
数字是无声的,透过它却可听得见改革创新发展的激昂鼓点。
今年前三季度,沈抚示范区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完成产值69.9亿元,同比增长7.6%;旅游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10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21个,完成投资39.9亿元,同比增长4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税收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6.5%。
透过一个个数据,外界都可以从中解读出好的趋势、稳的态势、旺的气势。今年以来,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沈抚示范区突出改革创新和示范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亮丽成绩单。
部署目标任务,坚持“拼”字为先。沈抚示范区坚持自我加压,把目标任务确定在工作上限。制定形成了24项重点行动安排,细化实化了57项重点工作任务。在经济指标上,确立了2023年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省领先、2024年超过国家级新区的平均水平,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较2022年翻一番的目标。在项目建设上,确立了每年滚动实施100个亿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
建立工作体系,坚持“实”字为本。沈抚示范区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构建形成了“一套人马组织领导、一个方案统一行动、一份计划部署工作、一张清单细化任务、一套机制保障落实”的工作推进体系;组织明确了“一项目标任务、一名领导挂帅、一个专班负责、一个部门牵头、一抓落实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建立落实了半月共享信息、每月调度节点、季度分析研判、半年评估进度、年度总结考核工作服务体系。
实施督考监管,坚持“严”字为要。沈抚示范区制定了三年行动及2023年行动计划督查落实工作方案,明确了“督部署、督节点、督结果、督责任、督安全”5项重点内容,形成了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督办工作要点,建立常态化工作调度机制。依靠三年行动线上督查工作平台,实行任务分解、目标制定、进度审核、汇总报告、通报反馈全流程“网上管、网上督、网上考”,实现重点工作及时化督办、全流程监督、闭环式落实。
“作为国家级示范区,我们就是要努力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立标示范。”沈抚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为王 夯实发展根基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沈抚示范区各大项目建设现场,却有一股热潮持续升温。走进辽宁方大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摇臂不停旋转、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厂房里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场景,奏唱出一曲曲昂扬向上的铿锵旋律。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从签约合作到落地开工往往需要漫长的周期。而在沈抚示范区,负责盛世五寰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的“项目管家”,帮助企业提前启动项目规划方案编制、立项、评价等各项手续,对项目实施模拟审批和预审批,使项目较正常审批开工进度向前推进了6个月以上。“我们从签约到落地开工仅用30天,同时实现土地摘牌当天仅用2个小时便办理了预施工许可证。”沈阳盛世五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泉说。
从最初的谋划、纸上的蓝图,到生机勃勃的厂房工地、订购“爆单”的产业园区,一个个项目加快推进的背后,浸透着全区上下只争朝夕、拼搏奋进的精神力量和措施有力、勤恳务实的工作风貌。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三年行动开局之年,沈抚示范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锚定以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抓产业、上项目、扩投入,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集聚。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当地一批项目列入全省300个重点项目清单,总投资22.2亿元。目前,联通赋能算力中心项目完成固投2.4亿元,一期建设竣工,计划年底前投入运行;辽宁红银金属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完成固投1.5亿元,生产线建设完成,已实现生产;高效硅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项目完成固投0.8亿元,钢结构厂房、办公楼厂房完成主体封顶,正在配套施工,投资1.2亿元采购的生产设备已到场。
持续加强央地合作。沈抚示范区共有联通赋能算力中心、国特东北亚检验检测基地、中煤科工机器人检测中心、华润健康东北区域总部等4个项目列入全省重点央地合作项目清单,总投资46.5亿元。当前,4个项目有序推进,力争为辽宁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注入新动力。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沈抚示范区完成招商集团组织架构调整,优化薪酬制度、招商绩效考核机制,激活招商队伍动力活力,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稳增长若干政策,优化完善配套,出台《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暂行)》,积极打造政策高地。积极开展37次“走出去”、81次“请进来”招商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储备项目161个,意向投资额1302.5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42个,总投资452.5亿元;生命健康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179.4亿元;新材料产业项目14个,总投资87.6亿元。
优化环境 打造兴业沃土
近日,沈抚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接连收到两封感谢信。
一封来自辽宁利城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经办人王先生在政务服务中心办完税务登记后,来到行政审批综合窗口咨询股东变更登记业务。当时正值周六中午,王先生本打算咨询后回去准备材料再回来办理,但窗口服务人员在询问了解企业情况后发现企业具备办理条件,便立即展开办理服务。
为了让企业尽快拿到办理结果,4名窗口工作人员中午顾不上吃饭、休息,从准备材料、系统填报到人脸识别、人员签字,直至最后打印证照各环节都由窗口服务人员分工协作帮助企业完成,千方百计保障企业“最多跑一次”。于是,深受感动的王先生亲手写下感谢信,致谢当地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另一封感谢信来自辽宁省拓睿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公司经办人在信中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在办理过程中有很好的服务体验。工作人员的高效、及时、一次性办结,热情周到地帮助企业整理材料、解答疑问,让企业感受到了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也让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带有温度的感谢信,观照出沈抚示范区政务服务的贴心。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围绕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沈抚示范区持续推行“预约办”“延时办”等便民利企措施,政务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工作日中午“不断岗”、周六“不打烊”,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对象“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下班时间没处办事”的难题。
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以经营主体和群众最迫切的需要为切入点,重点围绕8个方面展开“清风行动”,即建强“清风热线”、打造“清风驿站”、开展“清风助企面对面”、创建“清风窗口”、开展“清风办税”以及实施“清风监管”“清风警务”“清风监督”。为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便捷办、舒心办,沈抚示范区创新政务服务载体,将各项服务举措连点成线、提质扩面。启动“清风办税”体验厅,容缺受理事项扩展到100项以上;公安部门着力拓展登门服务、视频服务等定制化业务,全力打造业务流程“极简模式”,不断增强群众办事获得感;构建“清风热线·即呼即办”诉求办理新模式,推动12345热线诉求办理效率整体提速62%。
转眼,2023年即将落子收官,充满希望的2024年蓄势启航,又一段催人奋进的新征程即将开启。相信沈抚示范区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立标示范、再创佳绩。
首战之年·一线
深耕政策“沃土” 培育产业“新苗”
本报记者 董翰博
隆冬时节,在沈抚示范区,项目建设的火热正在冲散寒冷的天气。位于北京阳光易帮沈抚示范区项目现场的低温医学装备产业集群——锐易医疗沈抚工厂建设项目正在蹄疾步稳地推进。项目投产后,代表着“沈抚智造”新水平的全球领先技术的低温手术系统将从这里走向国内外市场。
该项目的落地建设与沈抚示范区今年新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息息相关。“项目落户以来,从厂房选址到要素保障,从审批办理到政策兑现,沈抚示范区的工作人员不遗余力地全程跟进服务,让我们对新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投产充满信心。”北京阳光易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剑鹏说。
更多新产业、新企业向沈抚示范区集聚、扎根。作为沈抚示范区新材料产业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辽宁中科博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特种新材料制备装备、特种新材料制备技术和测试评价创新工作,其对行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对于像中科博研这样的“产业幼苗”,沈抚示范区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精准提供“政策包”和“服务包”,促进科技成果及人才资源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不久前,辽宁中科博研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沈抚示范区派发的30万元“大红包”,专门用于支持企业在新型亚稳材料制备装备及工艺技术开发项目创新人才培养。这对企业董事长张宏伟来说,实在是一场“及时雨”。“在企业前期的研发投入阶段,吸引和留住人才至关重要,沈抚示范区的人才政策在国内极具竞争优势。目前,我们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工作站运行顺利,已经吸引了多位新材料领域的优秀人才在沈抚示范区开展科研工作。”张宏伟说。
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化发展目标,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以更大力度持续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前三季度,沈抚示范区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69.9亿元,同比增长7.6%,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高,主导产业优势地位日益凸显,带动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如今,在沈抚示范区,更多按需定制的“营养液”不断流向产业“大花园”,让一棵棵产业“新苗”充满生机、茁壮成长。
首战之年·观潮
争做“突击队” 建设“先行区”
董翰博
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
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进一步强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使命任务,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奋力当好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突击队”,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当前,全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振奋人心,市场预期持续向好,创新动能逐渐释放,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实干精神愈加彰显。
实践证明,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分夺秒抓紧干、一鼓作气拼命干,咬定目标、乘势而上,就能在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上发挥骨干作用,不断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新胜利。
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总结今年以来辽宁各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鲜明提出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彰显了强烈的政治担当,划定了清晰的奋斗坐标,为辽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提供了战略指引,激发起沈抚示范区攻坚突破、再创佳绩的昂扬斗志和强大力量。沈抚示范区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使命遵循和努力方向,把真抓实干体现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的主战场,把狠抓落实作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的主旋律,对标一流、追赶一流,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努力把美好“愿景”变成振兴“实景”。
目标是“指挥棒”。目标更加聚焦,前进的方向才更加明确、前进步伐才迈得坚定。牢牢锁定中长期目标,沈抚示范区建设方案着眼“三区一引擎”使命定位,明确了到2035年的中长期目标,这一目标中包含了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开放程度、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要求。致力实现近期目标,沈抚示范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在科学测算、注重体现“闯”和“创”精神的基础上,确定了到2025年的目标任务,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围绕目标理思路,瞄准目标抓落实,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方向性。坚决完成年度具体目标,沈抚示范区坚持自我加压,把年度目标任务确定在工作上限,建立落实了半月共享信息、每月调度节点、季度分析研判、半年评估进度、年度总结考核工作服务体系,目前今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按照节点如期推进。
项目是“硬支撑”。产业项目建设的方位清不清晰、方向对不对路,直接影响发展动能释放、发展成效提升。如今,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确保项目成色质量更足、建设效率更高,已成为沈抚示范区党员干部的共识。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着力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彰显了示范区上下扎实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坚定决心和精神风貌,也向外界释放出大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的强烈信号。
奋力当好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突击队”,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靠的不仅是雄心壮志、豪言壮语,更要靠担当作为、拼搏进取。只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注重战略谋划、前瞻布局、整体推进、协同发力,相信沈抚示范区必将夺取新时代“辽沈战役”中“沈抚战场”的全面胜利。
首战之年·看点
新产业奏响发展“奋进曲”
本报记者 董翰博
冬日里,沈抚示范区各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的声音,宛若音符,奏响见证沈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奋进曲”。
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将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和提升产业链韧性作为发力点,一批主导产业代表性企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广泰真空、隆基电磁等高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加速优化升级;以辽宁省肿瘤医院沈抚分院等项目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加快隆起;依托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园及红银金属等重点产业项目,新材料产业呈现集聚化发展态势……全域经济发展的动能加速蓄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